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安徽中医药大学二级教学运行管理实施方案(试行)

作者:发布时间:2023-10-14点击数:

(安中教〔202047号)

稳定有序的教学秩序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随着学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各院部专业特色逐步形成,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及学校2020年党政工作要点关于逐步推进二级教学管理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学校各项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以“学校统筹、院部主导、资源共享”为基本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教学任务生成与填报

1.教学任务生成

教务处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及选课结果生成开课计划及教学任务。教务管理系统将教学任务分配到所属教学院部的各教研室(系)。

2.教学任务填报

各院部教研室(系)根据当年师资情况,组织相关老师在线填报授课教师。各课程(理论课、实验课)应认真填报授课老师信息,若有多位老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在教务系统里应填报所有授课老师信息。

3.教材选用与审核

各教研室负责人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教材,院部应根据学校教材选用规定加强对教材选用结果的审核。

4.教学进度(课时安排)填报

授课教师信息填报完成后,应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在教务系统里完成教学进度(课时安排)在线填报。多名老师承担同一课程的,应在课时安排环节明确具体授课老师的上课周数、次数。

二、院部排课与课表发布

1.周上课次数、周学时安排

理论课程课堂教学学时数(不含自主学习学时)为32学时(含32学时)以下的,原则上每周安排1次课,周学时为2;大于32学时的,可视具体情况每周2次或2次以上。

2.教学改革课程编排。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公共艺术等课程因教学改革需要,由教务处统筹教学资源和上课时间,统一进行编排。

3.理论课程编排。各院部根据授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合理编排理论课程。理论课程原则每次安排2节次,未经教务处批准不得安排奇数节次,学生班级每天上同一理论课节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节。

4.实验实训课程编排。教务处在教务系统里预留一定的班级上课时间供各院部进行实验课编排。待各院部理论课程编排完成后,教务处开放所预留的班级时间供各教学院部进行实验课排定。实验类课程原则上每门课每周安排1次,每次多节连排以保证教学效果。

5.排课时间限制。全部课程原则上编排在工作日的第1~8节,各院部每周可以预留半天用来开展院部活动,具体时间由各院部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周末和工作日晚上原则上不排课(俱乐部除外),同时严格审批调课至周末和工作日晚上。

6.课表审核。教务处负责对各院部初步排定的排课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对确有冲突或不合理编排的情况进行统筹协调。

7.课表预发布与微调。课表审核完成后在教务系统预发布,授课教师若需对课表进行微调,可直接向相关院部提出申请,由院部对课表进行微调。院部无法协调的,由教务处统筹协调。

8.课表正式发布。课表预发布与微调后,教务处正式对全校师生发布课表,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严格按课表安排的时间、地点上课,各院部不得擅自调整。

三、日常教学管理与信息维护

1. 教师调停课审批

各教学院部负责对所属课程教师的调(停)课申请进行审批,也可以代理履行在线调(停)课手续。

2. 选课、置课、退课管理

① 各院部负责所属班级学生通识教育课(网络通识课、校本通识课)的选课管理。

② 各院部负责办理转专业学生、交流生的选课及插班上课事宜。

3. 教师信息维护

各教学院部负责所属授课教师的教务系统登录密码重置、教师信息维护、新进教师基本信息录入等信息维护工作。

4. 学生信息维护

各院部负责教务系统里所属班级学生信息进行维护,包括登录密码重置、身份证信息修改,休学、复学,留级等教学学籍变更。教务处负责转专业学生教学学籍信息的维护。

四、教学工作量审核

各教学院部负责对系统功自动统计的教学工作量进行审核、公示,并将结果报至教务处审定。

五、补充说明

1.各院部应在教学任务下达后2周内完成教学任务填报及课表编排工作。

2.各院部是实施本方案的主体,对教学任务填报、教材选用、排课结果负责,教务处充分尊重各院部所做的教学安排。

3.教务处负责统筹课程安排,对各院部不合理的教学安排可以直接调整。

4.学生学籍维护由学生处负责,本方案仅针对教务系统中的教学学籍进行维护,教学学籍变更前必须有学生处关于学生学籍变更的正式文件。

5.其他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上一条: 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下一条: 安徽中医药大学调(代)课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