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任务已发布在教务管理系统(http://210.45.16.45/jwweb/),请通知各教研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教学任务填报工作。现将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1、填报的方式:网上填报。请各院部指导所辖教研室严格按下列要求认真填报,仔细核查,如填报错误将退回重新填报,所延误时间纳入院部绩效考核计算。填报方法可参见教务处“教务管理系统”中“教务动态”栏目内的《如何进行教学任务的网上填报》。
2、填报截止时间:2014年1月4日。
3、填报的内容:授课方式(是否填写将直接影响排课的教室类型)、周学时、任课教师、周次、教室类型,其他内容请勿填写;
4、填报说明及要求:
1)授课方式:即该课程采用的主要的授课方式。系统设定为:讲授(即普通教室授课)、上机(即在计算机房授课)、实验(即在实验室授课)、多媒体(即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体育(即在体育场所授课)。请根据该课程拟采用的主要授课方式填写,填写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该课程排课的教室类型。
2)周学时:即该课程每周排几节课,简易计算法为,该课程的总学时除以18或者9。周学时原则上为2的倍数;同一门课程周学时应一致。
3)任课教师:即承担该上课班级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每门课程(包括实验课)限填一名任课教师。一门课程由多个教师授课的,请填主要授课老师,其他教师的信息请在教学进程表中体现。
4)连上节数:即该课程每次连上几节课。连上节数无需填报,由于作息时间的调整,学校所有课程将统一为2节排课(教学计划中为单数的课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一节排课)。
5)周次:即该课程上课的周次。分前半程(1-9周)、后半程(10-18周),全程授课(1-18周)三种。原则上除实验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从第1周或者第10周开始排课。填报时前、后半程适当均衡,以免个人半程课程过度集中; 平行班同一门课程上课周次应一致。
6)周时分布、上课班级名称、上课群组请勿填写。
7)其他事宜
a) 实验课请在备注栏中填写实验室的名称(实验课将在理论课安排结束后,由课程所属教学单位编排);
b) 控制合班数:建议尽量采取小班授课,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严格控制授课。为保障教学质量,请院部加强审核,控制合班教学。所有的合班必须经过教学单位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审核并签章后才予以安排。从严控制三个班以上的合班,所有三个班以上的合班必须提交情况说明,经过教学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处长审批后方可安排。(各教学单位最大合班数见表1);
c) 合理合班:尽量同专业平行班进行合班,如:护本1、2班合班,护理涉外1、2班合班,护本3班、护理涉外3班合班;非平行班合班因不同专业课程的影响将难以保证排课的合理性,可能会要求重新填报。
d) 排课特殊要求:采用纸质填报。授课教师填写《排课特殊要求申请表》,填报后交所在教学单位分管教学负责人审核签章后报教务科。根据目前学校相关规定,主要受理:两所附院及神研所门诊时间(不包括兼职门诊)、高龄教师、孕晚期教师、课程特殊性等,其他情况基本不予受理,请院部加强审核。
5、上报材料:1)请各教学单位填报完成后上报教务科一份由教学单位盖章的纸质材料存档;2)本次教学任务安排中,各院部填报的合班数目和多媒体课时总数汇总表(见表2); 3)排课特殊要求申请表;4)多媒体课件审查情况汇总表(见表2)(根据学校相关教学会议精神,申请多媒体授课的教学课件务必经院部审核后方可安排,未经过审核的,一律按照普通课进行编排),以上材料请于2014年1月7日前报至教务科。
安排教学任务是一件严肃且工作量庞大的工作,各教学单位要高度重视,按要求认真完成填报,提交前仔细核对教学任务,确保教学任务填报准确无误,确保教学安排的正常运行和各项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教务处教务科(0551-68129304)取得联系。
注:因目前的教务系统无法做到按班级选课,所以部分班级多开的选修课请参阅附表3(多开的课程无需做教学任务安排)。
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UploadFile/file/20141222/20141222152513631363.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