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建设研究会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范吉平,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靳琦,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振民出席并做了讲话。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校长、教务处长和教材科长,全国综合及医科大学中医药高等教育联盟理事会成员共175人参加了会议,学校校长彭代银应邀参加本次会议。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范吉平对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2018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做了详细汇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靳琦代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安龙讲话,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振民教授对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发展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大会还进行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题库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大会报告及4个分会场学术讨论,与会代表讨论和分享了关于数字教材、慕课等现代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数字资源库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教材建设等重要问题。
大会期间,彭代银校长主持了中医药大学教材建设与课程设置研讨会,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及部分兄弟院校校领导、教务处长就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关系等进行探讨,并对如何修订完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5+3”一体化和新增专业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和如何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经典教学提出三点体会、三点认识和三个建议。三点体会:要认识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中医药行业教材的主导地位,要认识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在教材建设研究上的主体职责,要认识到促进中医药教材建设对提升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三点认识:站位要高,定位要准,对标高位。三个建议:把握好七个结合,加大教材研究的协调与交叉,加大对精品和创新教材的支持度。最后,彭校长强调中医药的事中医药人做,中医药的人一定要做好中医药的事。(董妍妍/文图 尹刚/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