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激励全校师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含体育、艺术类,以下简称“竞赛”)的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竞赛范围:校内各级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以及在校生代表我校参加的国家、省级等主管部门举办的大型学生竞赛。
第二章 组织和管理
第三条 竞赛组织领导机构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竞赛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竞赛的政策制定、项目审定及重大事项决策,下设竞赛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由教务处、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等部门组成,挂靠教务处。竞赛具体工作由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第四条 办公室
1.负责竞赛项目认定、项目审批、学分认定、竞赛宣传、组织管理、经费管理、成绩归档和奖励等工作。
2.负责确定竞赛项目实施单位,牵头组织全校性的学科竞赛重点项目(如:校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并配合做好各项竞赛的宣传动员。
3.负责竞赛项目所需经费,协调解决实施单位所需场地、设备、资金、人员配备等问题。
第五条 实施单位
各学院为竞赛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主要任务如下:
1.制定学院竞赛工作年度计划和总体规划,按学校要求有计划开展竞赛相关事宜。
2.制定竞赛的实施细则,负责竞赛项目申报、竞赛过程管理、竞赛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等工作,提供竞赛和培训的场地、仪器与设备以及其他必要条件。
3.负责落实竞赛项目指导教师,组织学生报名,对参赛学生进行选拔、培训并组织学生参赛。
4.负责组织校级学科和技能竞赛的命题、评审等工作。
5.做好竞赛相关材料、文档等整理与上报,负责做好竞赛类文件资料的整理和上交工作,做好竞赛奖励申报工作。
6.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主题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开展与竞赛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并将成果反馈到教学过程中。
第三章 竞赛项目的分类
第六条 竞赛分类以参赛当年省教育厅公布的《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A、B类项目列表》和学校公布的分类标准为依据。办公室将根据省教育厅公布的列表及学校实际,定期公布《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补充列表》(见附件1),标明竞赛项目的分类。
第七条 竞赛项目分为A、B、C、D四个类别:
1.A类、B类赛事:《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A、B类项目列表》和《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补充列表》的A、B类。《〈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中所列赛事,但不在《安徽省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A、B类项目列表》和《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补充列表》的等同于B类赛事。
2.C类赛事:部分B类赛事的省赛,或经教务处认定的重大A类、B类赛事的校内选拔赛。
3.D类赛事:其他全校性竞赛项目。如虽然颁发国家、省级比赛证书,但是比赛过程实际在校内举行或参赛选手均为我校学生的竞赛,或经教务处审核备案,由学院承办的校内竞赛项目等。
第四章 经费使用与管理
第八条 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由办公室负责管理,以“项目制”形式使用。
第九条 竞赛项目(含自主经费举办或承办的项目)开展前,由实施单位提交《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立项申报书》(见附件2),办公室审核认定。未经审核认定的赛事不予奖励。
第十条 项目开展后,实施单位向办公室提交《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结项书》(见附件3)等相关材料。由办公室审核认定后核报承办费用。
第十一条 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须提供参赛通知、秩序册、获奖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由办公室审核认定后报销参赛费用,认定获奖类别和等级、颁发奖励等。
第五章 竞赛奖励
第十二条 指导教师奖励
1.奖励次数认定:在同一年度,同一赛事,指导多名学生或多支队伍获奖,只计一次最高奖;指导同一赛事的不同阶段,只计一次最高奖。
2.指导教师的认定以比赛组织单位颁发的指导教师获奖证书(或学生获奖证书上注明的指导教师姓名或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为准。
3.指导教师组各组内成员奖励分配,由实施单位和组长认定。
4.具体奖励标准见附件4。
第十三条 参赛学生奖励
1.奖励次数认定:同一学生或团队的同一作品,参加不同赛事(或同一赛事不同级别)的比赛,只取一次最高奖。
2.获奖学生名单和人数以赛事组委会颁发的获奖证书或表彰文件为准。
3.参赛学生组各组内成员奖励分配,由实施单位和组长认定。
4.具体奖励标准见附件5。
第六章 相关要求
第十四条 各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做好竞赛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主动接受学校、学生、社会等各方面的监督。如出现违纪违规、弄虚作假等情况,将按照学术不端予以处理。
第十五条 办公室每学期对竞赛的获奖情况进行集中认定和表彰,认定结果和表彰情况予以公示。对竞赛组织及竞赛认定级别有异议者,需向办公室提交书面材料,办公室对异议进行核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委员会审核、批复。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附件:
1.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补充列表(2023)
2.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立项申报书
3.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结项书
4.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奖励标准
5.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参赛学生奖励标准
附件1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补充列表(2023) |
A类赛事列表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办单位 |
1 | 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2 | 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 | 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药学教育研究会 |
3 | 全国中药学类专业知识技能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
4 | 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5 | 委员会认定的其他有重大影响的赛事 |
|
|
|
|
B类赛事列表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办单位 |
1 | 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 |
2 | 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 | 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
3 | 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技能邀请赛 | 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合作委员会 |
4 | “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全国中医药院校共青团工作联盟 |
5 |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
6 | 委员会认定的其他有较大影响的赛事 |
|
|
|
|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补充列表(2023) (体育、艺术类) |
B类赛事列表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办单位 |
1 | 全国中医院校传统保健运动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 |
2 | 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锦标赛 |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
3 | 委员会认定的其他有较大影响的赛事 |
|
附件2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
立项申报书
竞赛名称 :
校内实施单位:
校内负责人 :
竞赛申报时间: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立项申报书
竞赛名称 |
|
主办单位及具体承办单位 |
|
竞赛类别 |
| 竞赛覆盖专业 |
|
经费来源 |
| 拟组队数量 (共计人数) |
|
报名时间 |
| 参赛时间 |
|
校内实施单位项目组人员情况 |
姓 名 | 性别 | 所在部门 | 职称、职务 | 项目分工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经费预算 |
预算支出科目 | 金额(元) | 计算根据及理由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金额(元): |
|
项目论证和竞赛方案 |
目的及意义 | (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对学科发展的作用、学生受益情况) |
历史和规模 | (创办时间、届数、参赛高校数量、我省或中医药类院校参赛情况) |
奖项设置 | (奖项设置情况:奖项设置、晋级方式、晋级比例、最终获奖比例等)
|
历年情况 | (校内实施单位参加该竞赛的历年组织情况、往届获奖情况等) |
竞赛的主要程序 | (比赛阶段设置:报名、选拔,省赛、国赛、最终决赛的比赛流程等)
|
实施单位的组织和辅导情况 | (组织参赛情况、时间安排、指导教师拟进行的培训和辅导情况、人员分工情况)
|
实施单位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办公室意见 | 认定类别: 经费来源: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委员会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3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
结项书
竞赛名称 :
校内实施单位:
校内负责人 :
竞赛结项时间:
相关说明:
一、请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二、装订目录结构和内容:
1.《学生获奖及认定奖励情况表》;
2.《竞赛获奖学生信息统计表》;
3.学生及指导教师获奖证书复印件。
三、结项材料电子版与纸质版一同提交,电子版除以上材料外还需:
1.获奖证书的扫描件电子版等获奖材料;
2.赛事主办方和我校实施单位撰写的该赛事新闻稿电子版。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结项书
一、基本情况 |
竞赛项目 名称 |
| 官方主页 |
|
主办单位及 组委会单位 |
|
竞赛类别 |
| 竞赛覆盖专业 |
|
赛事整体获奖比例情况 (总参赛队/人数,总获奖队/人数) |
|
我校参赛队/人数 |
| 获奖队/人数 |
| 参赛时间 /天数 |
|
赛事 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二、经费使用情况及明细 |
费用明细 | 金额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三、参赛项目实施经验总结(包含宣传组织、组队选拔、培训指导、带队参赛情况等) |
|
四、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及未来参赛展望 |
|
五、结项意见 |
校内实施单位意见:
签章 | 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办公室意见:
签章 |
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
校内实施单位(盖章):
序号 | 竞赛名称 | 比赛类型 (国赛/省赛/校赛) | 赛事类别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以证书为准) | 赛事主办单位 | 学生奖励明细 | 指导教师奖励明细 |
姓名 | 学号 | 金额(元) | 姓名 | 工号 | 金额(元) |
例 | 2020年“XXX”全国XXXX大赛 | 国赛 | A类 | 三等奖 | 2020.11 |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 | 刘XX | 2018203204002 |
| 刘XX | 11014X |
|
龚XX | 2018203204002 |
| 张XX | 11014X |
|
王XX | 2018203204002 |
| 刘XX | 11014X |
|
赵XX | 20182032040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为方便颁发学科竞赛奖励,请正确填写学号和工号。
附件4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奖励标准
指导教师(组)奖励(单位:元)
奖项等级 或名次 | 一等奖 或第1-3名 | 二等奖 或第4-6名 | 三等奖 或第7-12名 |
A类 | 10000 | 6000 | 4000 |
B类 | 3000 | 1500 | 1000 |
C类 | 1000 | 800 | 500 |
注:
1、设有特等奖项的赛事,A、B、C类特等奖奖励标准分别为12000元、4000元、1500元。
2、设有团体总分奖项的A类和B类赛事,A类团体总分一、二、三等奖分别额外奖励8000元、5000元、3000元,B类减半。
3、参赛学生人数12人及其以上的体育项目,可增设一名副教练,副教练按照主教练的80%奖励。
4、D类赛事的奖励由各实施单位制定,但不得超过C类的奖励金额。
附件5
安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参赛学生奖励标准
参赛学生(组)奖励(单位:元)
奖项等级 或名次 | 一等奖 或第1-3名 | 二等奖 或第4-6名 | 三等奖 或第7-12名 |
A类 | 4000 | 2000 | 1500 |
B类 | 1500 | 800 | 600 |
C类 | 600 | 400 | 300 |
注:
1、设有特等奖项的赛事,A、B、C类特等奖奖励标准分别为6000元、2000元、1000元。
2、集体项目按照参赛学生(组)人数予以奖励,学生(组)人数为1-2人、3-6人、7-10人、11-15人、16人及以上,奖励分别乘以系数1、2、3、4、5。其中,体育类集体项目按照参赛学生实际上场人数予以奖励,替补队员奖励减半。
3、D类赛事的奖励由各实施单位制定,但不得超过C类的奖励金额。